一方面想結婚
另一方面又覺得其實結婚與否並不是那麼重要
婚姻無法用一張紙來保證未來生活能否幸福
結婚不過是一紙證書  一個儀式

這樣的想法乍看似乎是矛盾,但在看了奈奈的奉?成婚讓我得到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說想結婚,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我嚮往兩人生活會比較貼切~~共組一個家庭,過著像老夫老妻的生活,一種感情穩定而長久的表現~~~至於婚不婚就像上面所提的,那真的不是那麼必要的一件事~~~

對於結婚個人看法是不完全重要,有時還是一種束縛,像如果想離婚對方卻又不肯放手(如壽司這篇香港龍捲風或是自己父母的事),那真的會變很棘手的麻煩~~也許有人會認為,結婚代表一種制度一個承諾一個保障~~我認為承諾不一定要用婚姻來代表,況且承諾本來就是一個空泛的口頭保證,並不是把承諾具體用婚姻表現出來就一定可以長保幸福美滿;再來提到保障,保障什麼呢?是丈夫出軌正室有抓姦告第三者妨礙家庭的保障(頂多是出一口氣罷了)嗎?還是離婚可以要求贍養費?得了吧~~台灣不似國外,國外的離婚法律多少會保護較弱勢的一方,在台灣,想從較有錢的那方得到贍養費簡直是異想天開~~~除此之外,我想不出結婚還有什麼好保障的...

說到結婚代表一種制度~~有一個將結婚的男性朋友認同我結婚並不代表以後的婚姻生活就會幸福美滿這個論調,但他還是認為結婚就是一種對雙方許下承諾,結婚這個制度會讓你更擔起你對這個家庭的責任,這是同居所不能比擬的~~~這個論點也許是吧...有些人認為結婚就代表他有一種責任扛在身上,為了照顧妻小照顧好這個家庭所以會更努力的工作以便讓自己妻小無後顧之憂~這同時也是身為一個男人的責任~~~也因為有婚姻這一層,所以面對外面的誘惑能夠用理性(已有妻小)來做為自己的警惕讓自己能把持得住~~但這些實在是要見人見智~~~

就像我之前在為什麼換工作所提到的一點:我覺得之前的工作都太過簡單又輕鬆,人都是有惰性的,在這樣簡單輕鬆的環境下,可能養成我不易吃苦的特性,或是較為懶散的工作態度,所以我必須換工作~~有年紀稍長的女同事認為不見得會如此,當然我知道也有人即使在輕鬆的工作環境下依然努力不懈,有積極的工作態度~~所以這是一個見人見智的事,就看個人個性是如何~~同理,有的人認為要通過結婚這一制度能讓他對家更有向心力,想讓這個家庭越來越好~~~也有的人不一定要用結婚,即使是同居,也不單就是把同居當同住一個屋簷下,同睡一張床那麼簡單在看待,至少我個人認為同居"幾乎"可以等同於婚姻生活~~只要你有心經營雙方關係,也有自制力並不會因為"只是同居"就可以隨意勾搭上他人,其實只要二個人態度一致,也都只認定對方,結不結婚真的就變成無所謂了,實質上已經在過婚姻生活,也對對方許下承諾了~~~

儘管我嚮往兩人世界,用"嚮往"二字卻並不代表天真、單純的以為那會是充滿玫瑰色很浪漫的生活~~兩個人共同生活需要面對彼此從不同家庭教養出來生活習慣去磨合,以養成為這個家的生活習慣~~~同時兩個人的個性不同,同住一個屋簷下會把彼此看得更清楚,也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包容不合之處~~~此外,開門七見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很現實的一見事~~~這些種種都有思考進去,可我還是嚮往~~~

想婚的念頭一直都有,但並不強烈~~不知道是我媽的騙局還是她真的有找人算過命,跟我講算命的說我不適合早婚~~聽了我一笑置之,因為也沒有那麼想早婚,自己設的底限是28才會考慮,自知我的個性並不是那麼成熟,也不一定能負擔得起婚姻裡的種種考驗,只是如果時機成熟,早結婚也並不排斥罷了~~~

說也奇怪,現在新聞報導都說大家結婚的年齡一直在拉長,很少人會早婚了,除非是先上車後補票的那種~~可是早在我22歲時,高中同學就已結婚生子,工作場合也有與我同年的同事早早就結婚現在也育有一子正懷第二胎~~連現在新的工作的主管他老婆都跟我同歲數還剛生產完~~~覺得怎麼我身邊那麼多同年紀的朋友,不管是認識或不認識的都這樣~~在這個晚婚的年代,他們的"早"讓我嘖嘖稱奇同時又驚訝不已~~~

不過,各人有各人的選擇吧~~大推奈奈文章裡的一句話「結婚,本就該照著自己的步調、自己的需要,自己決定在生命中最適切的時機好好完成」~~~所以結婚?暫時不想~~即使婚後也不想生小孩(不想妥協,除了意外),對小孩也無好感~~~

人生中是否能有機會結婚看得很淡,只是會希望能有一個人陪伴在側,共享生命中的一切好與不好一起生活,兩個人的感情細水長流不懨倦彼此~~這樣也就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